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第四十九回標題寫道:“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簡單八個字,將大觀園中的冬日雪景展現的淋漓盡致。翠綠的琉璃屋頂、晶瑩素雅的漫天白雪、枝頭燦然盛開的點點紅梅,色彩濃淡相宜的書中世界實在令人神往。
恭王府花園一景
與《紅樓夢》有著不解之緣的恭王府,每到冬日,白雪、紅梅、琉璃瓦相映成趣,為游人營造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書畫意境。尤其是屋頂那一片片翠綠的琉璃瓦,經歷兩百多年的風霜雨雪和歲月侵蝕,依然色澤猶存、流光溢彩。
恭王府銀安殿
恭王府中路琉璃屋脊
恭王府琉璃屋脊
各位細心的小伙伴,你們有沒有發現,恭王府府邸中路禮儀性建筑屋頂的琉璃瓦是綠色的呢?
琉璃瓦的顏色那么多,恭王府為什么單單選用綠色琉璃瓦呢?
這是因為,在中國等級制度森嚴的古代封建社會中,琉璃瓦所呈現出的繽紛色彩并不只代表美,也是王權、階級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對于不同建筑上使用的琉璃瓦的顏色有著嚴格的規定:
黃色琉璃瓦,只可用于皇家宮殿或皇家廟宇的屋頂,官衙、王府等其他建筑,均不得在其建筑屋頂上鋪設黃色琉璃瓦。
綠色琉璃瓦,僅次于黃色,多出現在城門或是親王的府邸、宗教寺院等主要建筑的屋頂通常也會選用綠色琉璃瓦。
青色琉璃瓦與天色相近,是代表天的顏色,多用于隆重的祭祀建筑之中。
黑色琉璃瓦,一般用于品級低的官員和富豪貴人家,特殊的地方也會使用。
恭王府作為清代王府,前身為乾隆寵臣和珅的宅院,后又成為恭親王奕?府邸,歷代府主均為王公大臣,建筑格局自然不能越矩。因此,在琉璃瓦顏色的選擇上,恭親王只能使用與其身份相符的綠色琉璃瓦。
在恭王府龐大的建筑體系中,使用綠色琉璃瓦作為屋頂的只有四處,均位于恭王府府邸部分的中軸路線上,分別為一宮門、二宮門、銀安殿和嘉樂堂。在銀安殿和嘉樂堂建筑群中,正殿采用綠色琉璃瓦,而兩側配室均為灰瓦結構,兩種顏色的鮮明對比,既顯示出了古代社會森嚴的建筑等級,又在凸顯恭王府莊嚴肅穆的同時為王府平添了許多靈氣。
來恭王府參觀游覽的小伙伴們如果用心比對的話,會發現這四處綠琉璃屋頂的前坡和后坡的琉璃瓦并不完全相同。這是因為恭王府在修繕的過程中,前坡沿用了原有的琉璃瓦片,而后坡則為修補上去的新的琉璃瓦。從這四處建筑的正面看向屋頂的琉璃瓦,能明顯地感受到這些瓦片的陳舊感和所散發出的歷史氣息。
看了小編的介紹,現在各位小伙伴知道恭王府的琉璃瓦為什么都是綠色的了吧!當然,在中國古代,顏色不只與社會等級有關,也常與陰陽五行和“天、地、人”的觀念等因素相結合,琉璃瓦也不例外。因此,在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上,琉璃瓦的選色規則存在著特例。
特例一 故宮文淵閣
北京紫禁城中數百幢宮殿的屋頂幾乎全部采用黃色琉璃瓦,彰顯出皇家氣勢的金碧輝煌,但是用于藏書的文淵閣的屋頂則選擇了黑色琉璃瓦,因為黑色屬水,起到了水能克火的消防寓意。
特例二 天壇祈年殿
明代嘉靖時期,天壇的大享殿的三層屋檐分別采用三色琉璃:上層藍色象征天,中層黃色象征地,下層綠色象征萬物。三色琉璃瓦,極度地體現出了古人祈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將其祭祀用途展現淋漓盡致。到清代乾隆年間,將大享殿的三檐改為一色青琉璃,并更名為祈年殿,青色琉璃瓦與祈年殿作為孟春時節祈谷之用的場所十分貼合。
那么,琉璃瓦所呈現出的不同的色彩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燒制琉璃瓦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石頭,還需要添加各種金屬材料。清人孫廷銓寫過一本《顏山雜記》,記下了琉璃瓦的幾種原料:“琉璃者,石以為質,硝以和之,礁以煅之,銅鐵丹鉛以變之。非石不成,非硝不行,非銅、鐵、丹鉛則不精,三合然后生。”而琉璃瓦的繽紛色彩,就是這些金屬在高溫條件下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比如,氧化鐵會使琉璃呈現黃色,氧化銅會呈現翠綠色,而氧化鈷則會呈現青色。
為了精準地把控顏色和成色,琉璃瓦在成形前要經原料粉碎、淘洗、配料、煉泥、制坯、修整、烘干、素燒、施釉、出窯、晾曬等二十多道工序,每一件都需要約十多天的時間,十分講究。而要使琉璃瓦達到“成大形而不開裂,經百年而不掉釉”的完美品質,除了原料、配釉講究外,最關鍵的是“兩窯燒造法”,這也是官窯與民窯燒制琉璃瓦的主要區別。每一件琉璃活件都要經過兩次燒制,第一遍是在塑形完成后,技師們會將琉璃瓦的泥坯放入“素窯”燒造定型,待上釉晾干后,還要再放入“色窯”進行二次燒制。正是因為燒瓦工人們一絲不茍的匠心精神,才令古代建筑的琉璃瓦屋頂得以留存千百年前的恢宏風采和華美神韻。
聽了小編的介紹,各位小伙伴對琉璃瓦是不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今后再來恭王府游覽或者去參觀其他古代建筑的時候,相信你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判斷出,琉璃瓦的顏色與建筑主人的身份地位是否相符啦~
同時,小編歡迎大家來恭王府親身體會“琉璃屋頂朱紅墻”的美,也可以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下這一穿越百年仍然蔥翠的顏色哦~
(恭王府博物館出處)